全国最早的服务外包行业之一
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的多方面挑战,如何以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如何推进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的突破,如何应对挑战并赢得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2020年7月17日下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邀请国内高层次专家学者举行了在线改革形势分析会。会议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围绕要素市场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等议题开展讨论交流,积极建言献策。以下为专家发言实录。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重在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制度型开放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改革与开放的内在统一。扩大开放的重点向国内规则、标准等层面延伸,使开放与改革直接融合。其二,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规则、标准等对接,将使服务业市场开放、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等关键性、基础性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推动建立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
一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既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连接点,又是开放与改革的连接点
1、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既是释放巨大内需潜力的重点,也是释放服务贸易优势以赢得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关键。
2、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既是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市场化改革的重大任务。一方面,我国正由制造业领域为主的开放向服务领域为重点的开放转变。一方面,服务业领域成为深化市场化改革的突出短板。
3、以制度型开放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既是应对变局的主动之举,也是开拓新局的主动之举。推动服务业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严峻挑战、开拓自由贸易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条件和竞争优势。
二以制度型开放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形成公开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打破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的各类有形和无形壁垒,全面实现服务领域的平等竞争。从实践中看,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在服务领域开展平等竞争,仍面临着某些体制性障碍。
2、以产业政策转型促进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需要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并由此实现产业政策转型。例如,尽快修订《反垄断法》,将竞争政策以及相应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反行政垄断制度纳入到《反垄断法》;大幅减少产业补贴与扶持项目,以竞争政策为基础加快推进产业政策转型,并用竞争政策有效协调产业政策及相关经济政策。
3、充分发挥科技革命对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作用。
三以制度型开放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关键是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与国际对接
1、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不完善成为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突出掣肘。
2、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国际对接中形成倒逼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压力。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需要在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最大限度取消准入后限制,建立既准入又准营的服务业企业管理规则,并带动监管模式、监管体制的系统性变革。
3、在医疗健康领域引入国际管理与标准,推动这些领域的制度型开放。适应疫情冲击下国内医疗健康消费回流及全社会日益增加的医疗健康需求,要加快引进国际现代医疗药品管理标准,使国内居民不出国门就可以享受到国际先进的医疗健康服务。
本文来源: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新浪财经
专家介绍
迟福林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长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长;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山东、海南等地方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的特聘教授。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多项荣誉,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楚才回家"官方微信
协会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8. 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9327号-2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